其他

四季青曾经在北京名声有多大?看了这些图才知道

2017-07-12 旧京图说 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文 | 董少东     图 | 北京日报图片库


提起“四季青”,如果你只知道西四环“四季青桥”,那你肯定不是个老北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季青是北京最重要的蔬菜基地,始终为北京的餐桌贡献着新鲜的绿色。最高峰时,京城里的蔬菜有七分之一都来自四季青。


1954年,四季青蔬菜合作社社员们正在安装温室上的玻璃。冯文冈摄


1959年,海淀区四季青人民公社温室生产队的社员们在收摘上市的黄瓜。李晞摄


1959年,四季青人民公社田村工作站王秀荣是炊事员,他正领他的每月工资。


1959年,四季青温室的姑娘们正摘西红杮。 李祖慧 刘光华摄


16年前,我还是个在《北京日报》实习的大学生。有一次,我去平谷采访。一位平谷老大爷问我:“你是哪儿人呀?”我说:“北京人。”“北京哪儿的?”“海淀的。”老大爷恍然大悟:“哦——四季青公社的。”


当时已经是21世纪,但在老大爷心中,四季青公社就能代表海淀区。由此可见,四季青名声之大。


1960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和人大师生同四季青公社社员一起试制中型联合播种机 。冯文冈摄


1960年,福绥境公社社员和四季青公社社员一起突击灭荒。 王力加摄


1960年,干部深入第一线,海淀区四季青公社西山大队东平庄生产队队长在捆白菜。郭福长摄


1960年,海淀区四季青人民公社的社员在打扫街道环境卫生。冯文冈摄


1960年,四季青公社社员收摘西红柿上市。王力加摄


1960年,四季青公社田村大队社员积极向地里送肥。王力加 刘瑞聪摄


1960年,四十四中学生在四季青中保友好人民公社菜地锄草。高宏摄



1954年春节前,西北郊的一个北京农民骑了十多公里的自行车,给中南海送来了一篮蔬菜。那是20根顶花带刺的黄瓜和15个红彤彤的西红柿。天寒地冻中,揭开层层包裹的棉絮包,那一篮碧绿和鲜红分外惹眼。


  “给毛主席尝尝鲜。”憨厚的农民用朴素的话语,表达着他热烈的情感。


  这个农民叫李墨林,算得上农民中的“好把式”,专事暖洞子(温室)。温室蔬菜现在看来稀松平常,放在60年前可是稀罕物。当时,萝卜白菜是北京人过冬的当家菜,冬天一斤黄瓜的价格抵得上一袋进口白面。


李墨林


1961年,海淀区四季青人民公社田村生产大队养猪场的社员们利用广积圈肥大搞卫生。 冯文冈摄


1961年,四季青人民公社东冉村大队的社员们正在选蒜种 力加 宝琴摄


1961年,温室生产蔬菜,京郊出现了第一座大型温室四季青公社温室里长出了第一茬蔬菜。贺有宝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海淀完成了土地改革,贫雇农翻身当家做主,李墨林联合6户农民成立了互助组,名字就叫“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


  合作社规模逐渐扩大,入社农户达到了300多户,便成立了公社。大家商量着给新诞生的公社起个响亮的名字。叫什么好呢?既然温室把冬天变成了春天,一年四季都能蔬菜常青,干脆就叫“四季青公社”吧。


  四季青,这个名字实在是生动传神。无论春夏秋冬,公社里当真是一年四季蔬菜常青。最好的温室把式李墨林,也成了全国闻名的“土专家”,被邀至北方各地传授技术,甚至出国去蒙古授艺,还当选了全国政协委员。1956年政协会议上,毛主席接见政协委员。一听说四季青合作社,毛主席马上叫出了对面这个农民的名字:“你就是李墨林吧”。


李墨林的名气大了,四季青的名气更大。不光是一年四季都有出产的蔬菜,这里的京西稻、大樱桃、肉、蛋、奶……几乎和农业沾边的,都能在北京乃至全国拔得头筹。一望无垠的菜田、粮田、果园,成了京郊最鲜亮的一抹色彩。那时候,国际友人来华访问,参观社会主义农业成就,必去四季青公社。


1962年,四季青公社门头村大队礼王坟果树队。高宏摄


1962年,四季青公社温室的外景。 刘瑞聪摄


1962年,四季青人民公社的社员到商业部宿舍化粪池掏粪肥。 冯文冈摄


1963年,四季青供销社收购站的职工们正在加工晾晒他们收购的酸枣。李晞摄


1965年,四季青公社东冉村第四生产队的社员在收香菜,准备运往市场。冯文冈摄



  
1983年12月30日,四季青公社改为四季青乡。在温室养殖领域走在全国前列的“四季青”,也随着历史潮流不断尝试着新的突破。


  这时,中国最早的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在毗邻四季青的中关村创业,经营得比较好的有4家,被称为“两通两海”——两通是四通和信通,两海是科海和京海。


  其中,四通、信通、科海这三家企业,全部有四季青乡的联营股份。而名气最大的四通,名字里的那个“四”字,指的就是四季青——四通启动创业路的2万元资本,就是四季青出的。四通的第一任董事长,正是四季青的乡长李文元。


  市场经济大浪淘沙,这些企业曾经辉煌,曾经没落,命运各不相同。而大办企业的四季青则由此调整产业结构,完成了一次经济飞跃。那段时期的试水,不但给四季青乡掘到了第一桶金,而且让它以崭新面貌融入了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起飞进程。


  到上世纪90年代,四季青的蔬菜依然“青”,在北京的地位却日渐式微。


1966年,四季青公社温室的内景。刘瑞聪摄


1973年,海淀四季青公社西冉村大队利用拖拉机播种大白菜。胡敦志摄


1979年,四季青大门口。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物资流通的发达,北京不再指靠着四季青来满足蔬菜所需。实际上,四季青的蔬菜也远远满足不了越来越大的北京城了。这个有7000亩蔬菜种植面积的乡镇,一年的蔬菜产量还赶不上大钟寺农贸市场3天的交易量。


  1999年,北京的四环路全程通车。从二环到三环再到四环,北京的城市规模一步步扩大。原本属于郊区的四季青乡被纳入了城市范围。
四季青乡被划入了北京的第一道绿色隔离带。蔬菜之乡四季青开始重新播绿。


  2006年,四季青乡下属的曙光大队,作为实施绿化隔离带的第一家试点小区,结束了历史上“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生活,四季青乡开始城市化。


  现在的四季青,全镇绿化覆盖率超过70%,春季百花齐放,夏季绿树成荫,秋季五彩缤纷,冬季郁郁葱葱,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四季青,青翠依然的不再是蔬菜,而是北京的一道绿色屏障,拱卫着京城,每年能为城市核心城区供氧30余万吨,滞尘420万吨。


  四季青这个响亮的名字,为北京留存下一段农村演变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